[1] |
赵霖, 王爱民, 王崑声, 于成龙.
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虚拟制造单元继承性重构调度技术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11): 20220510-1-20220510-10.
doi: 10.3788/IRLA20220510
|
[2] |
刘云朋, 霍晓丽, 刘智超.
基于深度学习的光纤网络异常数据检测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1, 50(6): 20210029-1-20210029-6.
doi: 10.3788/IRLA20210029
|
[3] |
王泽文, 王广君, 刘小波, 佘锦华.
L2范式距离的星图识别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10): 20200040-1-20200040-7.
doi: 10.3788/IRLA20200040
|
[4] |
谢俊峰, 杨晨晨, 梅永康, 韩保民.
基于遗传算法的星载激光全波形分解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11): 20200245-1-20200245-7.
doi: 10.3788/IRLA20200245
|
[5] |
汪子君, 邱俨睿, 杨宏霄, 孙磊.
基于鲁棒Otsu的红外无损检测缺陷分割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2): 204004-0204004(9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204004
|
[6] |
赵东波, 李辉.
基于中心矩特征和GA-BP神经网络的雷达目标识别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8): 826005-0826005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826005
|
[7] |
孙国栋, 秦来安, 程知, 何枫, 侯再红.
成像激光雷达测量大气能见度实验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0): 1030003-1030003(9).
doi: 10.3788/IRLA201766.1030003
|
[8] |
季淑英, 孔伟金, 李娜, 车卫康, 司维, 徐志恒.
800 nm亚波长夹层式金属偏振分束光栅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8): 820002-0820002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820002
|
[9] |
刘先一, 周召发, 张志利, 刘殿剑, 朱文勇.
基于数字天顶仪的视场角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6): 617001-0617001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617001
|
[10] |
李艳辉, 厉明, 周凌, 张楠.
基于模型匹配的光电侦察无人机飞行控制器设计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2): 693-698.
|
[11] |
王昊京, 王建立, 吴量, 姚凯男.
三视场定位定向设备的视场确定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6): 1890-1897.
|
[12] |
王安祥, 张晓军, 曹运华.
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在玻璃和晶体色散方程参量反演中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1): 3197-3203.
|
[13] |
贾文抖, 范春利, 孙丰瑞, 杨立.
基于红外测温的内部点热源的识别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3): 837-844.
|
[14] |
孙剑明.
剖分特征集星识别法在天文导航中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1): 3330-3335.
|
[15] |
刘超明, 娄淑琴.
基于遗传算法的光纤光栅交叉敏感解调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6): 1859-1864.
|
[16] |
劳达宝, 周维虎, 李万红, 石冬, 林心龙.
基于遗传算法的柱面光栅测角技术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7): 2182-2188.
|
[17] |
韩军, 常波, 路邵军, 吴玲玲, 占春连.
SVM 的光栅成像光谱仪图像畸变校准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9): 3099-3104.
|
[18] |
孟祥涛, 王巍, 向政.
基于微粒群与模拟退火算法的光纤陀螺导航系统动态补偿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5): 1555-1560.
|
[19] |
陈聪, 王宏力, 崔祥祥, 陆敬辉, 姜伟.
基于预测跟踪星表提高星敏感器实时性的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8): 2190-2196.
|
[20] |
蔡义, 汪红熳, 亓波.
星地激光通信无波前传感器优化算法仿真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4): 1063-106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