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宇轩, 仇中军, 汤骏杰.
线扫描视觉检测系统机械—成像综合误差建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12): 20220282-1-20220282-10.
doi: 10.3788/IRLA20220282
|
[2] |
徐志浩, 周召发, 徐梓皓, 常振军, 冯磊.
全局可观测性分析的SINS/CNS快速标定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6): 20210641-1-20210641-8.
doi: 10.3788/IRLA20210641
|
[3] |
王子超, 范会迎, 谢元平, 罗晖, 于旭东.
捷联惯导系统复杂误差参数系统级标定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7): 20210499-1-20210499-11.
doi: 10.3788/IRLA20210499
|
[4] |
俞家勇, 卢秀山, 田茂义, 贺岩, 吕德亮, 胡善江, 王延存, 曹岳飞, 黄田橙.
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定位模型与视准轴误差影响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6): 606005-0606005(9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606005
|
[5] |
董春梅, 任顺清, 陈希军, 王常虹.
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模观测标定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9): 917007-0917007(9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917007
|
[6] |
孟祥翔, 申景诗, 石德乐, 郭春辉, 吴世臣, 程坤, 徐波.
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接收系统二次聚光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7): 705001-0705001(5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705001
|
[7] |
张澍, 叶宗民.
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对激光陀螺动态特性测试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7): 706005-0706005(5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706005
|
[8] |
洪天琦, 黄喆, 杨凌辉, 郭思阳, 邹剑, 叶声华.
外部测量装置的捷联惯导对准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5): 531002-0531002(5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531002
|
[9] |
石文峰, 王省书, 郑佳兴, 战德军, 王以忠.
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多位置系统级标定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1): 1106004-1106004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1106004
|
[10] |
江奇渊, 汤建勋, 韩松来, 袁保伦.
36维Kalman滤波的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5): 1579-1586.
|
[11] |
薛海建, 郭晓松, 周召发.
基于旋转调制技术的高精度陀螺寻北仪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4): 1323-1328.
|
[12] |
薛海建, 郭晓松, 周召发, 魏皖宁.
激光陀螺任意二位置寻北仪及误差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6): 1784-1789.
|
[13] |
江奇渊, 汤建勋, 袁保伦, 韩松来.
激光陀螺捷联惯导尺寸效应误差分析与补偿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4): 1110-1114.
|
[14] |
刘灿, 龙兴武, 魏国, 李耿, 高春峰.
捷联惯导系统内水平阻尼网络及算法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8): 2637-2643.
|
[15] |
潘雄, 张春生, 王夏霄, 王熙辰, 赵亚飞, 王定球.
反馈延迟对光纤陀螺振动误差特性的影响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8): 2607-2612.
|
[16] |
许光明, 王飞, 谢元平.
激光陀螺跳模规律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2): 502-505.
|
[17] |
高春峰, 魏国, 谢元平, 李耿, 刘灿.
二频机抖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快速?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2): 375-381.
|
[18] |
钟明飞, 汤建勋, 江奇渊, 韩松来, 饶谷音, 袁保伦.
振动条件下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圆锥算法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8): 2626-2630.
|
[19] |
张勇刚, 郜中星, 吴磊.
尾纤长度不对称导致的光纤陀螺振动误差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2): 476-481.
|
[20] |
何小飞, 王巍, 黄继勋.
联邦滤波在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中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4): 993-99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