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锟, 丁红昌, 曹国华, 侯翰.
光学连续闭环光电编码器误差检测系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2, 51(7): 20210715-1-20210715-8.
doi: 10.3788/IRLA20210715
|
[2] |
李翔宇, 彭勃, 江波, 阮萍.
基于角接触球轴承的小型经纬仪方位轴倾斜误差修正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1, 50(12): 20210172-1-20210172-11.
doi: 10.3788/IRLA20210172
|
[3] |
方宇超, 李梦雪, 车英.
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光电平台视轴稳定技术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3): 317005-0317005(9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317005
|
[4] |
杨上, 周召发, 刘先一, 张西辉.
基于数字天顶仪的星点图像坐标误差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7): 726002-0726002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726002
|
[5] |
王光, 高云国, 马亚坤, 薛向尧, 张文豹, 邵帅.
激光与经纬仪高精准对接技术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7): 706006-0706006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706006
|
[6] |
殷宗迪, 董浩, 史文杰, 张锋.
精确模型辨识的光电平台自抗扰控制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9): 926001-0926001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926001
|
[7] |
周子云, 于海.
光电编码器动态误差评估系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6): 617002-0617002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617002
|
[8] |
王婉婷, 郭劲, 姜振华, 王挺峰.
光电跟踪自抗扰控制技术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2): 217003-0217003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217003
|
[9] |
李兆铭, 杨文革, 丁丹, 王超.
SVD-ACKF算法在光电经纬仪实时定轨中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): 117005-0117005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117005
|
[10] |
谢军, 何锋赟, 王晶, 高阁, 赵天骄, 刘震宇.
经纬仪主镜轴向支撑结构仿真与优化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S1): 132-137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S118001
|
[11] |
杨宏韬, 高慧斌, 刘鑫.
基于双重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共轴跟踪技术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5): 531001-0531001(5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531001
|
[12] |
王昊京, 王建立, 吴量, 杨轻云, 王鸣浩.
用空间解析几何法进行天文定位定向的误差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8): 2364-2374.
|
[13] |
江波, 周泗忠, 姜凯, 付怀洋, 梅超.
车载经纬仪的垂轴误差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5): 1623-1627.
|
[14] |
刘岩俊, 闫海霞, 王东鹤.
大视场红外光电经纬仪精度标定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3): 832-836.
|
[15] |
李贤涛, 张葆, 孙敬辉, 毛大鹏, 柏旭光, 沈宏海.
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扰动频率自适应的自抗扰控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5): 1574-1581.
|
[16] |
闫海霞, 刘岩俊, 王东鹤.
光电经纬仪动态误差修正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9): 3030-3035.
|
[17] |
于海, 万秋华, 杨守旺, 赵长海, 卢新然.
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动态误差采集系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7): 1809-1814.
|
[18] |
王超, 张涯辉, 何培龙.
利用单站光测图像确定回转体目标三维姿态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9): 2515-2518.
|
[19] |
王一凡.
应用干涉仪对经纬仪光学系统主镜的装调和检测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5): 1275-1279.
|
[20] |
杨宏韬, 高慧斌, 张淑梅.
极限学习机方法在经纬仪空间配准中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12): 3517-352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