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超, 董怡泽, 王卉婷, 高冀, 田志新, 高建威, 江宁.
混沌空间光通信研究进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3, 52(1): 20220296-1-20220296-10.
doi: 10.3788/IRLA20220296
|
[2] |
张敏娟, 刘文敬, 王志斌, 徐美芳, 张瑞, 李春阳.
弹光调制器的频率漂移特性及其傅里叶变换光谱的稳定性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10): 20200019-1-20200019-8.
doi: 10.3788/IRLA20200019
|
[3] |
张福瑞, 阮萍, 韩俊锋.
柔性轴在卫星光通信中的使用与优化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8): 818001-0818001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818001
|
[4] |
陈牧, 柯熙政.
QPSK调制光通信中混合噪声的功率谱性能与误码率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0): 1022005-1022005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789.1022005
|
[5] |
杨敏珠, 邹曜璞, 张磊, 韩昌佩.
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探测器非线性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0): 1023001-1023001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790.1023001
|
[6] |
顾健, 艾勇, 单欣, 王整, 刘敏, 熊准.
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及在空间光通信粗跟踪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3): 322002-0322002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322002
|
[7] |
顾健, 艾勇, 陈晶, 单欣, 胡国元.
扰动观测器在空间光通信PAT系统中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): 122003-0122003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122003
|
[8] |
孔英秀, 柯熙政, 杨媛.
空间相干光通信中本振光功率对信噪比的影响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2): 222002-0222002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222002
|
[9] |
代永红, 刘彦飞, 周浩天, 单欣, 艾勇.
空间相干光通信中平衡探测器灵敏度测试实验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0): 3110-3116.
|
[10] |
赵英秀, 杨阳, 刘伟.
空间激光通信轨道运动模拟器的设计及定位精度检测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S1): 205-212.
|
[11] |
李勇军, 缪新萍, 李轩, 赵尚弘, 李瑞欣, 刘振霞.
星上微波信号光学调制偏置点优化理论及仿真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8): 2511-2516.
|
[12] |
陈二虎, 刘颖, 刘璐, 程洪玮.
激光链路中继卫星系统网络设计及性能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9): 2778-2782.
|
[13] |
张明月, 章家保, 杨洪波.
空间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镜速度稳定性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4): 1240-1246.
|
[14] |
孟恒辉, 耿利寅, 李国强.
激光通信器热设计与热试验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7): 2295-2299.
|
[15] |
张洪文, 曹国华, 李延伟, 张继超.
临近空间超声速航空遥感器光学窗口热光学评价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2): 3958-3962.
|
[16] |
肖松, 谭贤四, 王红, 李志淮.
变结构多模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跟踪算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7): 2362-2370.
|
[17] |
宋俊玲, 洪延姬, 王广宇, 潘虎.
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超声速气流参数测量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1): 3510-3515.
|
[18] |
韩琦琦, 王强, 马晶, 谭立英.
振动对空间光-光纤耦合效率影响及补偿实验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3): 933-939.
|
[19] |
俞建杰, 胥全春, 周彦平, 马晶, 谭立英.
利用衍射锥镜降低卫星光通信探测器位置精度要求的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1): 3683-3687.
|
[20] |
熊准, 艾勇, 单欣, 陈晶, 陈二虎, 赵恒, 武云云.
空间光通信光纤耦合效率及补偿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9): 2510-251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