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伟平, 于佳睿, 胡小燕, 赵少宇.
中波红外集成偏振光栅结构参数对偏振性能影响仿真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1, 50(11): 20210132-1-20210132-8.
doi: 10.3788/IRLA20210132
|
[2] |
陈慧敏, 马超, 齐斌, 郭鹏宇, 杨尚贤, 高丽娟, 霍健.
脉冲激光引信烟雾后向散射特性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20, 49(4): 0403005-0403005-7.
doi: 10.3788/IRLA202049.0403005
|
[3] |
付跃刚, 朱启凡, 张玉慧, 杨博伟, 刘智颖, 胡源.
仿生虾蛄眼偏振特性结构研究(简讯)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8): 827001-0827001(4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827001
|
[4] |
滕曼, 庄鹏, 张站业, 李路, 姚雅伟.
大气气溶胶污染监测中应用的新型全天时户外型拉曼-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9, 48(7): 706001-0706001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948.0706001
|
[5] |
黄春晖, 翟晟.
用Stokes参量法研究角锥棱镜的偏振特性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8): 818007-0818007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818007
|
[6] |
高瑞林, 蔡克荣, 贾岛.
双频激光近炸引信散射特性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S1): 10-15.
|
[7] |
田晶, 白光富, 江阳.
舰船气泡尾流散射光斯托克斯特征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8, 47(2): 206003-0206003(5).
doi: 10.3788/IRLA201847.0206003
|
[8] |
汪方斌, 刘涛, 洪津, 朱达荣, 许露.
分振幅光偏振探测系统多点定标方法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5): 517006-0517006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517006
|
[9] |
汪家春, 赵大鹏, 杜香华, 王启超, 林志丹, 程立, 李志刚.
基于AOTF的高光谱偏振成像系统设计与实验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1): 1136002-1136002(7)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0138002
|
[10] |
陈卫, 孙晓兵, 乔延利, 陈震庭, 殷玉龙.
海面耀光背景下的目标偏振检测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7, 46(S1): 63-68.
doi: 10.3788/IRLA201746.S117001
|
[11] |
许雄, 陶强强, 沈飞, 郭忠义.
基于偏振信息恢复的光通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9): 922002-0922002(8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0922002
|
[12] |
路广, 李杏华, 肖云龙.
光全散射法在城市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6, 45(11): 1118005-1118005(6).
doi: 10.3788/IRLA201645.1118005
|
[13] |
王新强, 孙晓兵, 张丽娟, 汪杰君, 谢秋蓉, 叶松.
可见/近红外土壤湿度的光谱偏振特性实验研究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5, 44(11): 3288-3292.
|
[14] |
李文胜, 张琴, 黄海铭, 付艳华.
一维含单负材料光子晶体塔姆态的偏振特征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5): 1600-1604.
|
[15] |
裘桢炜, 洪津.
偏振遥感器镜头相位延迟特性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3): 806-811.
|
[16] |
周强, 赵巨峰, 冯华君, 徐之海, 李奇, 陈跃庭.
基于偏振成像的红外图像增强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4, 43(1): 39-47.
|
[17] |
孟祥盛.
偏振技术在激光引信抗烟雾干扰中的应用分析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7): 1716-1719.
|
[18] |
秦刚, 杨郁, 张建生.
船舰远程尾流散射光偏振特性的蒙特卡洛模拟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3, 42(7): 1730-1736.
|
[19] |
李文胜, 张琴, 黄海铭, 付艳华, 是度芳.
含单负材料光子晶体隧穿模的偏振特性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2, 41(8): 2033-2037.
|
[20] |
姜庆辉, 邱跃洪, 文延, 汪欢, 许维星.
AOTF偏振光谱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设计
. 红外与激光工程,
2012, 41(1): 218-222.
|